时下,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数字经济体量不断壮大,众多数字职业也在现实中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开辟数字化“赛道”,在不同环节产生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

  数字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数字就业领域不断拓展,需求随之呈井喷式增长,当下数字领域人才供给现状如何?要解决数字人才之“渴”,企业怎样通过良好的培育体系让人才“升级”?从地方到企业,用什么方法栽桐引凰,站在更高的视野引入人才?职业院校如何做好数字人才蓄水池,形成可持续的人才竞争力?地方政府、社会组织都有什么实招,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强化数字人才的保障体系建设……多地都在多措并举提高数字人才存量,提升数字人才质量,培育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从今天起,本版推出系列报道“如何架起数字人才的‘成长阶梯’”,敬请读者垂注。

  从长征医院肿瘤科退休之后,王杰军没有休息,而是转身投入到了推动癌痛管理领域的数字疗法研发和推广中。在最新一届的上海“智慧工匠”总决赛中,他获评二等奖。他在竞演环节介绍,一种创新性数字医疗产品即将上市,可以精准控制病患的疼痛阈值,有效缓解病灶带来的疼痛感知,为患者体面生活创造可能。

  不仅在王杰军所关注的肿瘤领域,数字化发展迅速改变着许多行业的运行模式,并且自身也成长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据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2012年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高达15.9%,高于同期GDP平均增速。

  “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然而事关发展后劲的问题愈发突出——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该报告估算,当前数字化综合人才总体缺口约在2500万至 3000万,且缺口仍在持续扩大。

  打开智联招聘界面,数字相关职业既是招聘热门,同时也是高薪资岗位集中的门类。2022年底,智联招聘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联合出品《中国数字劳动力供需演变研究报告》透露,智联平台识别出200多种数字职业类别统计发现,2022年数字职业平均月薪13614元,高出平均水平3093元,并且连续两年呈现较快增长。

  智联华东区域总经理及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贺化龙特别提到了一个现象,在数字职业招聘薪酬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求职者期望薪酬与招聘薪酬之间的溢价由正转负,从2020年的322元,转为2022年的-2981元。他解释说,由于当前优质的数字人才供给仍然不足,即使求职者对薪酬并没有更多要求,为吸引更多优质人才,雇主仍愿意支付更高的薪酬。

  数字人才的紧俏情况得到了多方面的印证。德勤中国合伙人陈岚表示,《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对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汽车、人工智能、金融等11个重点产业的数字人才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调研发现,数字人才在11个产业中都存在短缺,包括数量上的短缺和供需不匹配带来的短缺。

  数字经济正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增长点。上海提出,未来五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要在上海生产总值的比重中提高到18%,数据要素全域赋能、生产生活全面转变初步实现,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

  面对这样的目标,上海社科院信息所科创研究室主任王兴全坦言,上海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建设面向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和经济系统,行业人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要与城市运行模式相互匹配、相互为用,目前人才和技能的不足是数字化转型的突出瓶颈。

  2022年,人社部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其中首次标注了数字职业。在标注的97个数字职业中,从业者不仅在一二三产业均有分布,而且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的各个环节。

  “在招聘市场上,新的数字职业仍在不断涌现,在智联平台中,已识别出数字职业3大类共计超过200个。” 贺化龙具体介绍道,“一是与数字技术密切相关的天生数字化职业,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二是数字技术赋能的传统职业,如网页产品经理、移动产品经理、数据产品经理等;三是数字技术应用的衍生类职业,如Android培训讲师、带货主播等。”

  从地区发展看,各地不同的经济结构也为数字职业提供了更多可能。王兴全以上海为例,认为上海数字经济具有深厚的电子商务和文化内容基因,电竞、漫展等线上线下融合活动活跃,第三方服务也非常发达,因而上海数字产业人才已融合到法律服务、商业融合、在线运营、投资融资等方方面面。

  数字就业领域不断拓展,需求随之呈井喷式增长,但在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会长王奕看来,人才供需失衡、结构矛盾等问题比较突出,制约着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看,一是数字技能人才供给跟不上,二是数字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三是数字人才的认定、鉴定明显滞后,三方面因素交织让问题更加突出。” 王奕认为,当下传统培育方式的供应速度已跟不上需求发展的步伐。

  近日,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领军先锋”“智慧工匠”的PK赛场上,数十位优秀选手努力推介着自己的项目,他们中既有数字职业出身的人才,也有各行各业跨界而来的大咖。五分钟展示、三分钟回答专家提问,节奏明快的竞赛让不少已在细分赛道里崭露头角的候选人额头冒汗。

  数字人才队伍的培育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政府的引导在其中至关重要。“智慧工匠”选树、“领军先锋”评选就是其中的一个风向标,这项由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匠”选树、“领军先锋”评选活动已走过第七个年头。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智力支撑,2022年仅“领军先锋”评选活动参与报名者就突破百人,囊括了在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更有积极投身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三大新赛道发展实践的先锋人物。

  尊重人才集聚规律、尊重企业培育体系是破除瓶颈的利器。王兴全表示,企业是人才成长的主阵地,从一些毕业生的反映来看,上海的数字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实习机会,但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则谨慎得多。他希望能够以更有力的政策帮助企业走出犹豫和顾虑,切实吸纳更多人就业,培育更多城市数字化转型急需的人才。

  开拓数字人才评价通道也是增强吸引力的重要方式。王奕建议,依据数字职业标注成果,由政府部门牵头相关行业协会组织,推进数字职业技术技能标准的编制、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及职业技能等级的认定等工作。健全各行业、各领域的数字科技人才评价机构,开通常态化科技人才评价通道,打通专业资质与专业职称的对应关系,建立有条件的互认途径。结合各形式技能竞赛,推出数字人才光荣榜单,体现出对数字人才的尊重和认可,进一步激发数字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