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二○一四年非法“占中”和二○一九年“黑暴”,大家一定明白有多重要,而报道、留住、广传,甚至将纪录成历史,靠的,就是记者。

  从前,记者有无冕皇帝称号,大家用“铁脚、马眼、神仙肚”来敬佩记者,但自从苹果日报出现,改变了传媒生态、改变了记者的做事手法、改变了新闻的价值观,令香港人开始害怕记者,甚至鄙视记者。我作为一个传媒人,也是曾经的前线新闻工作者,看到社会大众对记者渐渐失去尊重,实在可悲。

  六月十二日,我参加了大公报一百二十周年报庆活动,当天除了冠盖云集,最让我印象深刻,是现场的展板。那些展板,简介了大公报这份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亦是全世界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华文报纸所走过的路。而主席著名的一幅亲笔题字:“为人民服务”,原来就是送给大公报的。

  在当天的展板中,我看到八个文章救国的故事,原来,抗战期间,大公报有很多战地记者,以笔和摄影机,出生入死,在烽火连天中记录历史。有记者甚至跟随红军长征队伍,沿途报道。

  其中一位展板中介绍的大公报记者,就是在“七七事变”后第一个抵达现场的中国记者,而他,就是我今天想同大家分享的故事主角。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军向河北省的卢沟桥发动进攻,国民政府第二十九军奋力抵抗,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打。

  打仗,从来都有两个角度,在中方影过去,跟日军那边影过来,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画面,所以,战地记者好重要,要令世界知悉日军侵华的,就要靠穿梭于战场的记者。

  于是,“七七事变”开始后三日,即一九三七年七月十日,一个住在北平、身材高大的青年,背着相机,拿着记者证,走出家门,只身穿越一路的炮火,来到卢沟桥一带。

  到埗才发现,日军已将战场封锁,在卢沟桥外围了个大圈,不让中国记者进入。因为这年轻人手持的是印有中英文字样的证件,在接受了一小时盘查后,日军终于放行。根据国际公约,记者和医生在战争中是可以得到保护,通行无阻的。于是,这位年轻人就成了卢沟桥事变后第一个抵达现场的新闻记者,也是唯一亲身记录“七七事变”的中国记者,他的名字叫──方大曾,他写战地报道的笔名叫“小方”,他用手上的相机和钢笔,记录了中国现代史上最重大时刻,向世界发出了关于“七七事变”的第一篇战地报道。

  方大曾当时是中外新闻学社及全民通讯社的摄影记者,亦是大公报战地特派员,他经常只身远赴前线采访,然后将照片和文字报道交给各大媒体。

  当年,方大曾拍下了日军侵略的暴行,写成著名报道《卢沟桥抗战记》,除了在报纸刊登,也在上海《世界知识》杂志、《良友》杂志、英国的《伦敦新闻画报》等国内外媒体发表,这些图片和文字,从此成为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一九一二年,方大曾出生于北京一个家境很好的家庭,父亲是外交官。小学时,母亲用七个大洋买了部照相机给方大曾,从此,相机便成了他形影不离、患难与共的好伙伴。

  方大曾镜头下的影像总是与别不同,那个年代,能拥有相机,当然会用来拍漂亮照片,或者风花雪月题材。但方大曾就刚刚相反,他喜欢真实、朴素的画面,例如拉黄包车的车夫,做苦力的工人,故他的作品别树一格,亦为时代留下很多当年中国真实的劳苦大众画面。

  为了方便晒相,方大曾在家中院子角落以木搭建了一间黑房,每次出差回来,都会躲在黑房冲晒,也因如此,他好多作品都留了在家,并得以传世。

  后来,方大曾更拿着照相机在大江南北奔走,随军打仗,吃尽苦头,但他的镜头也为后世人记录大量战争。

  方大曾在中法大学唸经济系,毕业后到报社工作,因为英语出色,相片常被外国媒体收录。一九三六年,方大曾去了天津当大公报记者,从此更加忙碌。

  去卢沟桥前线采访,其实并不是方大曾第一次单人匹马赴战场。根据妹妹方澄敏回忆,在“九一八”事变后,哥哥就天天东奔西跑,永远都在旅途中,他总是带着一把雨伞、一条毛毯、一个背包、一部照相机,就离家出发采访去。